1.【我所接触过的客户,在遇到困难时,内心总是渴望解决问题、带来和平的。这种心灵的呼唤——往往是不自觉的欲望——就是我所谓的“爱意”。爱意的产生,是由于灵魂在驱策我们去学习如何真心地爱自己和对方。如果我们能明白,爱意在所有情况下都存在,那么我们就有机会了解,痛苦其实是一种转机,能让我们成长并摆脱目前所受的限制。如果不能了解这个事实,那么每次痛苦一浮现,我们就会陷入困惑的挣扎,努力地想争取控制权——战斗,或逃跑。当旧痛浮现,并伪装成两人意见上的不一致时,我们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和信念,可能会让我们对伴侣口出恶言,然后生气地离开现场。相反地,爱意则能让我们克制冲动,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我们心中的不快,不致说出责怪或指责的话,而用了解、体谅的话来取代。这样我们便成长了。】
扶风-吴穗琼:爱,需要学习。 那要先知道什么是爱,如何爱。中国人怕这个字。
敦格:
还能说什么呢?原来我一直不会爱。不会爱自己、不会爱别人,就是一坨被情绪驱使的肉。
2. 【扶风-吴穗琼: 基督教讲爱,真太好用了。不论大小,只要爱的当下,一定是不对抗的。那就是一非二。 能力小的小爱,能力大的大爱。不论大小,人人可爱。用你的心,充满爱,从身边人,身边事,慢慢扩大,到一切存在。以爱之名,行全体之实。首先,爱是包融。 生活,只是小事上的重复。有爱,就有意义。无爱,便是麻烦。 】
敦格:
总把生活高举,如果那样就好了,等到有一天,我们就幸福了。未来与现在之间产生了拉扯,如何不痛苦。生活不是一个点,是流动的,每个分别,每个期待,都在埋下痛苦的伏笔。不会爱,就无法体会,并非清洁才是美好,脏乱也是真实。不会爱,就把幸福推给别人、推给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