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【
“我对镜中人说话,问他能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。”——迈克尔·杰克逊的歌曲《镜中人》
在生命中,我们早晚有一天会了解到,与知名电视影集《X档案》的台词相反的,真理“并不”在“外面”。没有人会满足我们的需求;没有人会让我们快乐;也没有人该为我们所受的伤负责。在外四处寻找之后,我们终于了解到,我们所有生活经验的因和果只可能存在于一个地方——在我们的心中。在灵魂的演化过程中,经历幻灭之后,我们要经历的下一步就是我所谓的“内省”阶段。
扶风-吴穗琼:如果有禅,这样的话,很有理论支撑,很理所当然。但对于自小习惯了外求的世人,怎么可能接受呢?我们的快乐,不是从来都是在得到别人认可之后吗?
】
敦格:
其实想想,我的世界,从来都需要掌声。来自于亲人的、朋友的、同事的、同修的、老师的,等等。呱嗒一下,放下,看见,一直在独自绽放。
2.【在内省阶段,你将有机会去了解到,你和伴侣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。你会发现,你对待伴侣的方式事实上就是你对待自己的方式。你接下来的首要任务,就是接受并整合自己不好的那一面,停止争执并提供支持,在伴侣有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他/她,并且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。不要让自己变成迫害者,不要好坏不分;要给予伴侣力量但不是同情,和伴侣分担人类共有的空虚感。内省的阶段让我们了解的讯息是:“你对伴侣付出什么,就是对自己付出什么”,这个讯息的一字一句,都像是用星星的碎片写出的一样鲜明。一旦进入了这个阶段,你就会遇上最使人衰弱的偏差行为,那就是自我放逐。】
扶风-吴穗琼:在伴侣有无力感时诚心地鼓励!!!记住这点。不要在这个时候去责备。
这是一个关系的转变过程,作者的亲密关系如是,修行人的从外转内,也有这情况。从对外界的抓实,转往内视的独立过程中,有一种力无处可用的彷徨,更多的人在这里,就把自己的生命放逐了。】
敦格:
在相处时保持明辨是非的态度。不要让自己变成迫害者,不要好坏不分;要给予伴侣力量但不是同情,和伴侣分担人类共有的空虚感。
3.【不管用哪一种方式,有一天你很有可能又会有想放弃这个“爱的来源”的念头。当强烈的无力感压得人喘不过气时,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把放弃当作一个聪明的,甚至是救人一命的抉择。最能让人有这种念头的,正是亲密关系,因为亲密关系能让人回想起最深刻的生活体验。你和伴侣越亲近,就越可能想起小时候的无力感——这种感觉的形成,是因为你相信自己不够重要,所以妈妈、爸爸,或其他家人才不爱你。】
扶风-吴穗琼:逃离伴侣,只是逃离自己的不重要感。】
敦格:
逃离伴侣,逃离不了不重要感。